湖畔輕語:家鄉月餅的代言人
臨近中秋,小雨的微信朋友圈開始熱鬧起來。她幾乎每天都會發幾條動態,以九宮格的方式展示她家生產的冰薄月餅:餡料配置,規格款式,以及本地電視臺在生產現場拍攝月餅制作的視頻。
冰薄月餅是開州獨有的小吃,因有冰糖為主餡且外形纖薄,故稱冰薄。包裝禮盒雖不花哨,也沒有精致的雕花工藝,但香氣濃郁,酥軟適當,甜而不膩,且有傳承逾四百年的厚重文化底蘊。
小雨家祖傳做冰薄月餅,到他父親這代已經是十三代傳承。
“不好意思刷屏了,主要是咨詢的太多了,這樣展示更直觀點哈”。小雨特意補充一句。她穿上紅色的圍裙微笑著講解,以抖音,視頻號的方式傳播。末了,她比了個“也”的手勢,甜甜地說道:“我是家鄉月餅的代言人。”
小雨的朋友圈很受關注。我特別注意到一些平時很少冒頭的微友都紛紛留言咨詢,這個三盒,那個五盒,有的寄給遠在外地的親友,有的寄給外地的朋友,將家鄉的特色向外地朋友推廣,人人都稱也要做“家鄉月餅的代言人”。
每逢中秋,我也會精心選購一些月餅寄給外地的親朋。雖說城內各大超市,食品批發部銷售的月餅包裝精美,品種多樣,但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冰薄月餅卻最受我青睞。
我首先想到的是梅姐。林姐家住省城,我們在同一個文學微信群里。前年我在群里分享了一篇寫家鄉的文字,梅姐特意添加我為好友。
梅姐說不久前她出差來過開州,剛好是中秋節,餐廳老板給每桌送了一份冰薄月餅。她嘗了一塊后感覺口感很對她的味,回去后一直念念不忘。
去年中秋,我買了一些冰薄月餅寄給她,梅姐說她一家人都贊不絕口。
今年梅姐換了單位,我私信她給我一個新地址。她發來一個哭的表情,說前次體檢血糖偏高,醫生囑她少吃甜事。少吃沒說不吃吧?她又自我安慰道,不吃怎么叫過中秋呢?
梅姐收到月餅后發朋友圈顯擺,不料那條朋友圈被她同事盯上,非要纏著她幫忙買。她同事的爺爺是開州人。她小的時候跟大人一起回老家過中秋吃過冰薄月餅。現在老家已沒啥親人,父母兄弟姐妹都在省城。
我同事非要讓我幫她買怎么辦?你能不能幫我個忙?網上也能買,但她怕買不到正宗的。梅姐怕給我增添麻煩,有些不好意思。
我剛回復一個好,系統提示有個叫阿娟的人申請添加好友,留言為梅姐的同事。
“老鄉您好,請幫我買點冰薄月餅。”我剛點通過,阿娟就迫不及待地發來信息,緊接著她又抱歉地說,實在太心急了。
我將小雨朋友圈展示的月餅種類轉發給阿娟,再細心為她講解每種月餅的配料,規格,口味等。
“蔥香味五盒,椒鹽味三盒,不,五盒,清香味五盒……”她迫不及待開始報數。
這一盒是10個裝哦,我好心提醒她,雖是家鄉特產,可畢竟是甜食,中秋節嘗個鮮有點儀式感就行了。
不多不多,我兄弟姐妹幾家人呢。她趕緊說,我剛將冰薄月餅圖片轉發到家人群,他們一個個激動不已。我們已經約好了,中秋之夜,一大家人在我家露臺上賞月,一起品嘗冰薄月餅。吃不完的,后面慢慢吃,我爸說吃著冰薄就像是踩在家鄉的土地上。
阿娟的話不禁讓我感慨,回想自己漂泊他鄉的那些年,每逢中秋吃上母親寄來的月餅會激動不已。
阿娟說她還想送點給一位在北方的文友。我特意給她推薦玫瑰貢餅,還詳細介紹配料為玫瑰、桂花、芝麻、桔紅等,據小雨說那款很受歡迎,包裝也很文藝,還配上與中秋相關的古詩詞。
我將阿娟選購的月餅種類私發給小雨購買。小雨給我比了個大拇指:“姐,你也是家鄉月餅的代言人!”